师者说-凯发代理
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
凯发代理

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

主办 科学导报社

品读
当前位置:凯发代理 >> 品读 >>
师者说
文章来源:《文明山西》周刊     时间:2024-05-10      阅读数:683 次
《文明山西》周刊

我初为人师,资历浅薄,育人之子,诚惶诚恐,常感力有不逮,行有所碍,始终不得佳法。偶遇良机,购置《了凡四训》,得以窥见圣贤之说。星夜耕读,捧书自悟,终有所感,以拙笔记之,与诸君分辩。

了凡者,生于嘉靖十二年,幼时聪颖,卓有异才。万历十四年登第,后知宝坻县,政绩斐然。万历二十二年,罢归故里,著书立说。万历二十九年,撰立命之学,广行于世。万历三十四年,寿满天年,於乎哀哉,时年七十有四。

 初,了凡之命数为孔公悬定,因以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,非人之力可为,故而澹然无求,不起妄心。然云谷禅师谓之曰:“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。”授之以修身格天之理,乃悟立命之说。自此行善事,积阴德,不为数所拘定。

 以了凡之悟道观照己身,亦有所获。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我之从教,尝苦于生之惰,或怒其不慧,与我之构想相去甚远。每有考测,常怀哀默之心,叹时运不济,所教非人。经此种种,信心全无,从后无欲无望,唯尽职耳。

 然常思人之过而非于内求诸己,实乃谬之深矣!诗云: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”为师之道,先言业精。师业不精,何以为师?夫生之惰,乃教授无方也;生之不慧,乃启智不得法也,此皆为师者之业不精故。因循而教,安于自是,却言天命难违,时运有背,殊不知天不过因材而笃,几曾加纤毫意思。故而为师者须战兢惕厉,日日知非,日日改过,日日精业,日日自持,切不可骄作放逸,自矜自误,落凡夫窠臼也。若悟得此立命之法,修德精业,筑义理之身,自可格天感地,所授之徒皆可聪明俊秀。

了凡所言,凡改过者,一要发耻心,二要发畏心,三须发勇心。孟子曰:“耻之于人大矣。”为师者当存知耻心,而后能常觉不足,检身思过,谋学求进,此为改过之要机也。举头三尺,决有神明,天地在上,鬼神难欺,弥天之恶不可为,隐微之过不可犯,须以敬畏心自持。自古为师者贵,从师者众,故而师之言行德操应为世范。多行善举,广布良言,是以为人之师表。人之改过,不可因循退缩,须怀勇猛心,奋然振作,不作迟疑,不烦等待。为师者亦然,若有过,当决然以断,小者如芒刺入肉,速与抉剔;大者如毒蛇啮指,速与斩除,无丝毫凝滞,此为成事之理,切勿放任自流。改过方能精进,了凡所悟改过之法,堪为圭臬。师者授业,必先正身,而后为学生敬服。行不端则生不畏,德不修则生不敬,如是而已。

《易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了凡以十例论之,所行有不同,然同归于善。何为善行?为善当穷理,而非自谓行持。为师者,授人以往圣之学为善,解人以当世之惑为善,教人尚德崇真为善,根心而非私为善。性有别而善无矩,有益于人则狂狷可取,唯利于己,虽谨愿之士,必为德之贼也!师者行善,虽一人,然生众,观习之,亦有善举,善又生善,此为大善。因言为师者务要积善如流以备万德。

与人谦虚,惟谦受福;于己修德,德厚福至,此所谓谦德之效。《书》曰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了凡所遇寒士登第者,皆有谦光所现,乃悟此效。宋濂之从师,色恭礼至,卒获有所闻;杨时之拜学,雪中侍立,而后扬名于世。古之学者谦德如此,天必相之。人非生而知之,师者亦然,常有虚怀,从善如流,则日益精进;恃才傲物,安于自是,则无步可进。气盈而量狭者,自拒其福;谦虚而德修者,取善无穷,尤为师者所必不可少者也。

了凡四训,原为戒子之言,然个中至理,于现世有益。立命之学、改过之法、积善之方、谦德之效,皆可为我所用,得此四法,我之幸也。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;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,我之从教法,由此日精。

(交城县西营学校7.1班教师  任贵龙)

责任编辑:刘倩倩
网站地图